&esp;&esp;于雷俊而言,仿佛极近,但一时间似乎又难以触及。
&esp;&esp;通玄之桥。
&esp;&esp;亦或者,可以称之为登仙之桥。
&esp;&esp;从洞神到洞玄。
&esp;&esp;从人间到仙境。
&esp;&esp;当前已有数千年,不曾有人触及的境界。
&esp;&esp;道家丹鼎派修士大乘境界九重天五层圆满,可得五气朝元。
&esp;&esp;道家炼器派修士大乘境界九重天五层圆满,可得散仙之体,又称小逍遥。
&esp;&esp;而道家符箓派修士大乘境界九重天五炁朝玄圆满,便可成就通玄之桥。
&esp;&esp;通往更上层修行的桥梁。
&esp;&esp;雷俊微笑。
&esp;&esp;诚如大师姐所言。
&esp;&esp;修行路漫漫,我们都是在路上的行人,前往还有无数道路、风景、奥妙乃至于危险在等着我们。
&esp;&esp;惟其如此,修行方令人沉醉。
&esp;&esp;以雷俊自身为中心,一方景象特异的独立宇宙展现开来。
&esp;&esp;在这方宇宙天地内,玄灵一炁涌动。
&esp;&esp;接着,化作尘埃。
&esp;&esp;此谓之曰,玄暗之尘,可炼度幽冥。
&esp;&esp;正是道家符箓派大乘高真九重天一层最出名的玄妙。
&esp;&esp;雷俊静坐宇宙中央,面露笑容。
&esp;&esp;九重天,大乘之境。
&esp;&esp;今日成了!
&esp;&esp;除玄暗之尘外,宇宙中竟然又新生出旁的存在。
&esp;&esp;并且,同玄暗之尘息息相关,遥遥相对。
&esp;&esp;前者居于下。
&esp;&esp;在其上,仿佛有碧落流光闪烁。
&esp;&esp;光辉转瞬即逝,似是消于无形。
&esp;&esp;但如大音希声般,似有雷霆响起。
&esp;&esp;雷霆不响于外,而是起自人心底。
&esp;&esp;九霄心雷……雷俊微微颔首。
&esp;&esp;相较于玄暗之尘,这并不是九重天符箓派大乘高真所普遍具备的玄妙。
&esp;&esp;而是源于他个人,建立在两仪仙体的基础上,再起碧落降黄泉,成就自然悟性后,再有所获。
&esp;&esp;玄暗之尘合黄泉。
&esp;&esp;九霄心雷则合碧落。
&esp;&esp;以玄暗之尘为引,结合雷俊诸般道法领悟及自身根骨、悟性,最终诞生出这于玄暗之尘相对的九霄心雷。
&esp;&esp;一如黄泉与碧落相对。
&esp;&esp;“虽然渡劫前已经隐约有所预感,但当真有所成,感觉还是挺不错的。”雷俊笑笑。
&esp;&esp;玄暗之尘和九霄心雷,在他的大乘道景中静静悬浮。
&esp;&esp;雷俊本人则在大乘道景中负手漫步而行,静静体悟。
&esp;&esp;灵官箓、天行箓、玄霄五雷法箓、环星列斗、两仪天元法箓、天通地彻法箓、命功人书法箓、火法地书法箓,雷法天书法箓,辰阳中天法箓。
&esp;&esp;他的诸般本命法箓,在大乘道景中次第浮现。
&esp;&esp;接着,则是难以计数的众多其他符箓及法门。
&esp;&esp;难以计数的法箓如星河般流转,法力和威力增长之余,再经玄暗之尘同九霄心雷合炼。
&esp;&esp;待一切都温养妥当。
&esp;&esp;雷俊的大乘道景以他本人为中心消退。
&esp;&esp;但他盘膝端坐在真一法坛上,并未立即起身。
&esp;&esp;雷俊摊开手掌,一点仿佛尘埃般的灵光出现,悬浮在他掌心上空。
&esp;&esp;微尘轻轻震动。
&esp;&esp;在雷俊面前一分为二。
&esp;&esp;两点如尘埃般的灵光,接下来在雷俊面前不断盘旋。
&esp;&esp;渐渐地,灵光勾勒,形成一幅阴阳太极图,在雷俊掌心上方不疾不徐旋转。
&esp;&esp;雷俊静观片刻,面上露出满意神色。
&esp;&esp;阴阳太极图随即收入他掌心中,隐没不见。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