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“回李帅,龟兹于阗瀚海等军已经到位,他们将与葛逻禄一起,随时从伊丽水南部而下,截断大食兵马的后撤之路。”
&esp;&esp;岑参向李瑄回答道。
&esp;&esp;龟兹、于阗、瀚海等军皆有战马,这种快速的机动能力,能在关键时刻让大食绝望。
&esp;&esp;不久后,李瑄会让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体会一下历史上高仙芝的难过。
&esp;&esp;哪怕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比高仙芝准备的更充沛。
&esp;&esp;从历史上高仙芝的兵马成分上,可以判断出高仙芝行走的路线也是雷山千泉之路。
&esp;&esp;因为高仙芝会在伊丽水流域与葛逻禄汇聚,然后翻越雷山,过俱兰城,与拔汗那汇聚。
&esp;&esp;三部一起,挺近怛罗斯水,开始连番大战。
&esp;&esp;自负的高仙芝,没有在战前,发动全西域的藩属国力量,增强安西的兵力,并往碎叶城聚集粮草。
&esp;&esp;如果高仙芝的兵力再多两万,再有千泉道路的粮草补给,胜负犹未可知。
&esp;&esp;“碎叶周围的牧民、百姓确保一个不漏地撤走了吗?”
&esp;&esp;李瑄又向封常清问道。
&esp;&esp;“回李帅,已经全部撤走到四百里外,连一只鸡羊都未留下。”
&esp;&esp;封常清向李瑄回答道。
&esp;&esp;不仅仅是碎叶水地域的百姓。
&esp;&esp;连碎叶城周围的守捉小城叶支城,贺猎城等,都已经被大唐舍弃。
&esp;&esp;大唐只有五千碎叶军,一千诸守捉军,两千经略军强弩手,两千重甲步兵,负责镇守碎叶城。
&esp;&esp;为使碎叶城的空间足够容纳兵卒和雷石滚木,连碎叶城中原有的百姓都已经被暂时迁离。
&esp;&esp;“波斯王,虽已过几代,但大唐从未忘记为萨珊波斯复国的承诺。贵祖父在的时候,大唐有吐蕃骚扰,对萨珊波斯的灭亡鞭长莫及。现吐蕃已经被降服,是时候兑现诺言了。”
&esp;&esp;李瑄将一名异族老者召入营帐,向他说道。
&esp;&esp;此老者是当初向大唐求援的萨珊波斯的波斯王子卑路斯之孙普尚。
&esp;&esp;卑路斯带着无尽的遗憾客死长安以后,李治下诏名将裴行俭率兵护送卑路斯之子泥涅师返国,但护送至碎叶城,大唐让他独自回到吐火罗。
&esp;&esp;事实上,裴行俭的主要使命是对西突厥平叛。根本顾不上为萨珊波斯复国。
&esp;&esp;当时白衣大食在中亚地区争夺战中已经占据较大优势,泥涅师在吐火罗召集了数千追随者,但终未成气候,数年后,追随者见大势已去,作鸟兽散。
&esp;&esp;随后泥涅师居住于吐火罗二十余年,未能实现复国之梦。在武则天后期和韦氏、太平公主夺权的时候,大食军队征服中亚大部分地区和印度河流域,泥涅师无处栖身,只得东逃,景龙元年至长安,不久后就含恨而终。
&esp;&esp;大唐继续封其子普尚为波斯王。
&esp;&esp;但普尚居住在西域,亦是有名无实。
&esp;&esp;加上岁月匆匆几十年,普尚也已经老去,他早就对父祖的光复事业心灰意冷……
&esp;&esp;第317章 拜火教,大食进攻碎叶城
&esp;&esp;匆匆岁月数十年,普尚也已经老去,他早已对父祖的事业心灰意冷。
&esp;&esp;之前他居住在吐火罗地区,但大食呼罗珊地区对吐火罗地区的影响太大了,使普尚不得不到安西龟兹避难。
&esp;&esp;在龟兹,已经有人忘记他波斯王的身份。
&esp;&esp;他居住在城南的街巷中,除了他的家人,几个孤独的亲信,几个奴仆,还有安西都护府资助,其他无人问津。
&esp;&esp;祖辈珍藏的书籍,早已布满灰尘。
&esp;&esp;那心中的信仰,已然燃烧殆尽。
&esp;&esp;欲望,也随之熄灭。
&esp;&esp;普尚本以为下一代,就会重新归为普通人。
&esp;&esp;他读过汉人的书籍,知道更迭的意义。
&esp;&esp;他没想到赫赫有名的天将军竟然重新提起萨珊波斯复国事宜。
&esp;&esp;惊讶,惊喜,更多的是复杂。
&esp;&esp;萨珊王朝曾经取代强大的安息帝国,与罗马帝国共存超过四百年。
&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