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好多东西!”乐山震惊,“都是公子的东西,春夏秋冬都有呢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乐颠颠跑过去,打开一看:“哇,好花哨。”
&esp;&esp;乐山笑:“夫人和老夫人一样,都喜欢给公子做这么热闹的衣服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抓出一件粉色的衣服,在身上比划着:“好看嘛,会不会太粉了。”
&esp;&esp;“好看!”乐山竖起大拇指。
&esp;&esp;江芸芸又掏出一个白色的小鹿绒帽,顶在头上,来来回回地转着脑袋:“好看吗。”
&esp;&esp;“好看!”
&esp;&esp;黎淳坐在屋檐下看着她兴高采烈的样子,半晌没说话。
&esp;&esp;“这颜色也太娇嫩了。”黎叔笑说着,“不过芸哥儿越长越漂亮了,穿起来粉粉嫩嫩的,跟个小姑娘一样,好看,这以后的姻缘可要抢手了。”
&esp;&esp;黎淳眉心微动,突然叹了一口气。
&esp;&esp;“怎么了?”黎叔担忧问着。
&esp;&esp;黎淳揉了揉额头:“在外面少说这些话。”
&esp;&esp;黎叔点头:“是我失言了,回头让人攻讦他的外貌就不好了。”
&esp;&esp;黎淳盯着江芸芸看,不再说话。
&esp;&esp;“都好看的,周夫人还做了很多小玩意呢!不过夫人之前还被骗了,去寺庙点了一盏长明灯呢,我说哪有给活人点长明灯的,结果夫人说替这天下可怜人点的,希望能保佑你平平安安的。”徐叔真是到处跑,这一次的东西就是他从南直隶带回来。
&esp;&esp;“我们公子也托我给你送了礼物,他现在在山西过不来,带了好多特产来,还有祝公子现在人在辽东呢,您看看,好大一条人参啊,说要给您补补身体呢……”
&esp;&esp;本来徐家想要徐经留在京城,但徐经的胆子已经越来越大了,又自请外放了。
&esp;&esp;祝枝山也跟着去了科道做御史去了。
&esp;&esp;江芸芸东看看西看看,忙得不行。
&esp;&esp;两日后,唐伯虎和张灵托商队送来的礼物也都送来了。
&esp;&esp;几日时间内,原本都在天南地北的朋友们好似一瞬间都活跃起来,信件礼物络绎不绝地被送了过来。
&esp;&esp;黎循传信里委屈坏了,絮絮叨叨了好几张,还说等他回来要补办的,又送了一副深夜漳州海岸图来。
&esp;&esp;——“我想着,我总不能让你再一次被卷入海水中。”
&esp;&esp;背面是小青梅写的一行小小的字。
&esp;&esp;江芸芸摸着那行字,半晌没有说话。
&esp;&esp;十日,远在浙江的顾清也托毛澄一起送了礼物来。
&esp;&esp;毛澄拜访了黎淳,这才去找江芸芸聊几句。
&esp;&esp;“你最近在忙什么,怎么瞧着这么憔悴。”江芸芸震惊。
&esp;&esp;毛澄低声说道:“我本打算请假送母亲回乡,但朝中又需要人去边镇,我这几日辗转反侧,也想去一趟大同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一听这名字就忍不住皱眉。
&esp;&esp;“就是你想的那个。”毛澄低声说道,“大同巡抚空悬很久了,如今刘首辅和马尚书避嫌,便有些争议不下了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拧眉:“这么多官员难道还选不出一个?”
&esp;&esp;毛澄没说话了。
&esp;&esp;江芸芸了然:“陛下不是小孩了,这样闹下去怕是要出事。”
&esp;&esp;“因为你之前在兰州的事情,要求重新修建长城,还要设景泰镇,王学士的儿子王守仁早早就请缨要去,不巧又碰上宣府北路也说要修边设险,现在内阁都不同意,兵部也有意见,但边臣们据理力争,还牵出你,陛下就想派人去看看大同到底什么情况。”
&esp;&esp;江芸芸想了想:“修边有利有弊,劳役很重,钱粮也很需要,而且未必有用。”
&esp;&esp;毛澄点头:“兵部议复:御戎之道,在于士马精强,将帅谋勇。修边之役,止遏鼠窃而已。宣镇方值多事,行伍疲惫,正宜休养以作气;遽然行此大工,恐有他虞。”
&esp;&esp;“给事中蔚春也称:虏众拥至,每墩七卒,必不能敌;边地多风沙,沟堑易为漫没。且宣镇游兵仅三千,何来三万夫得役。”
&esp;&esp;“如此就要耗费兵力,那也谈不上御敌。”江芸芸说。
&esp;&esp;“现在朝廷议
BL耽美